壹、緣起及需求
聽力學興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美國聽語領域的專家對療育或復健相似的內容
用了不同的名詞,台灣則翻譯自美國。聽損早療(聽覺創建)或聽覺復健在界定上也是模
糊的以年齡為分水嶺,如果了解大腦運作的機制,便知道大腦是由經驗塑造,時時都在改
變,療育、介入、創健、復健的用詞,似乎都不能正確反映對聽覺失能者的改善。各知覺
發展的關鍵在大腦整合和記憶的能力,大腦的發展既是經驗的累積,聽覺問題需針對不同
年齡、經驗的聽覺系統,統合中樞資源來「增能」,因此,本工作坊用聽覺增能概括全齡的
聽損療育服務。
台灣新生兒聽力篩檢全面實施、人工電子耳納入健保;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等現況,
聽覺增能需求普遍存在於各年齡層的聽損族群,醫院或機構本位的服務方式已無法滿足社
會變遷聽損人口快速增加的專業需求。國外已積極推展聽損服務社區化,台灣面積不大,
社區服務的理想是容易達成的,惟輔具配戴後的聽覺增能服務普遍不足。有鑑於此,基金
會開辦聽覺增能工作坊,為第一線的聽力師、語言治療師、特教老師定期提供一系列從理
論整合到實務規劃的課程,幫助各領域的聽損專業老師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提供滿足個案
需求的服務,成為基金會推動聽損服務社區化的夥伴,為台灣聽損領域共榮共好。
貳、課程目標
自本工作坊合格結業(取得本會證書)者,應具備以下能力:
一、能獨立完成服務對象個別增能計畫之撰寫及更新。
二、能獨立執行服務對象個別增能計畫。
三、能獨立完成服務對象基礎能力、增能後之能力評估。
參、主辦單位
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
肆、報名資格
一、具語言治療師或聽力師證照者。
二、需具高考語言治療師或聽力師資格者(已畢業或尚在實習的學生)。
三、由醫療院所、治療所、學校、協會、學會或助聽器公司推薦已有服務聽損者療育
經驗三年以上之人員